轉系土木工程 余世欽:人生最正確決定

余世欽

香港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及

建造業議會工藝測試小組委員會主席

1978土木工程文憑畢業生


那些年,香港只有三間專上學院開辦土木工程系,浸會是其中一間。隨著本港基建起飛,當年土木工程前景一片明朗,學位搶手,不少學生中途轉系入讀,余世欽便是其中一人,亦成為他人生中一個正確決定。始後逾四十年,他一直在建造業打滾,兼任多個公職,香港不少基建項目均有份參與,能自豪地對子女說:「呢啲爸爸都有份起㗎」。

余世欽起初入讀浸會數學系,讀了兩年後決定轉系,即使較原定時間遲了一年畢業亦無悔,「嗰時(數學系)出嚟,大部份都係教書,對我嚟講好乏味」。眼見土木工程系有屬於自己的實驗室,系內同學凝聚力強,他亦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份子,回望當年轉系的決定,「係非常之正確」。

他說,土木工程的知識較為生動,「好似土力學方面,泥土嘅變化、有水無水,有好大差別,好多元化,要思考要用腦解決,興趣會大咗」,又形容系內的同學,都比較不拘小節,「我哋班有兩隊足球隊互鬥,係好多樂趣」;師生之間亦打成一片,下課走出實驗室便到球場,齊齊打籃球,「佢哋(老師)都有技術㗎」。

土木工程系於1985年遭殺系,他坦言非常可惜,指其他專上學院的土木工程系畢業生,大多加入政府當公務員或加入顧問工程公司工作,惟浸會畢業生大部份卻任職於承建商,是實實在在擁有地盤經驗的土木工程師,「係落手落腳,『紅褲子』出身」。

建造業工時頗長,「以前環保條例冇咁嚴,星期日都開得工,公眾假期又開得工,朝八晚六就固定㗎喇,好多時都要OT(加班)」,失去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由工作帶來的滿足感填補,「我啲細路仔細個時,會話畀佢聽,呢個爸爸做㗎,好有滿足感,好開心嘅」。不過,這位爸爸卻不想子女走自己的舊路,「我同我啲仔女講,千祈唔好揀Civil(土木工程),因為真係好辛苦,揀其他專業喇」。

九十年代東涌新市鎮填海工程 需要另開航道往返

在建造業多年,余世欽歷任過不少公職,曾擔任建造業議會委員、建造業訓練委員會主席,現時則為香港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及建造業議會工藝測試小組委員會主席,見盡業界變化。他指出,每項工程都有其挑戰性,「都係樂趣嚟,都係為左要解決問題先去做」。他是填海專家,九十年代東涌填海發展新市鎮、赤鱲角機場填海工程等都參與其中,並憶述當年到東涌上班,未有陸路需另開航道,每日由荃灣或屯門坐船往返地盤。

時代變遷,即使是填海工程,現時亦有新技術取替原有技術,以往填海要在海裡挖掘淤泥,近年採用的「深層水泥拌合法(Deep Cement Mixing)」,將水泥漿灌入水下淤泥中,不用挖掘,較以往環保;建造業亦由師徒制,改為有系統的培訓。不過,余承認,以往土木工程較少畢業生,競爭少自然機遇較多,「要成為一個比較上成功嘅人係容易,而家機會係好多,但爭嘅人又好多,所以成功嘅機會自然又會少咗」。

雖然如此,他認為態度才是成功關鍵,並以打高爾夫球的送桿動作為比喻,「一定要follow through(貫徹到底)先會打得好波,要做好件事,要做完件事,千祈唔好話做緊,呢個唔係正確嘅態度」。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